以“链”为媒 链“惠”兴企 ——福建能源石化集团“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采风侧记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古雷石化园区,各企业通过“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实现抱团发展、互促共赢,为福建省石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近年来,福建能源石化集团聚焦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全力开展“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先锋力量聚在链上、服务保障沉在链上,不断凝聚起推动福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4年8月,福建石化产业“红链满园”党建项目被列为省级党建重点项目,是省国资系统唯一入选的项目。
“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何以在古雷石化园区内落地快、成效好?2024年11月,福建能源石化集团组织权属企业的党群部门工作人员,深入部分链上企业调研观摩,梳理总结“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的经验成效。
“链”接产业,聚势赋能
走进漳州古雷石化园区,一套套生产装置拔地而起,多个在建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目前,园区共有投产、在建、签约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3300亿元。其中,由福建能源石化集团主导实施推进项目所涉及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参股企业涉及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集团在园区内投资控股、参股等有股份关联的企业及项目已达14家,超过园区企业数或投资规模的半壁江山。
“如此重点建设区域和重要战略布局,需要以‘链式’思维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实现可持续联动与共赢。”福建能源石化集团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表示。
福建能源石化集团探索可行路径,组织实施“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以组织联建促融合、理论联学促提升、活动联办促交流、资源联享促协同、机制联动促共赢“五联五促”工作机制为抓手,通过党建“红线”串联古雷石化园区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管理服务部门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
党建联盟,关键在联。福建能源石化集团汇聚起让党建思维嵌入“链”上产业高质量发展之中的共识,将古雷石化园区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台资企业、港资企业、银行等链上28个单位、80多个党组织、1000多名党员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融合提升,为福建石化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链”上发力,协同发展
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后,如何发挥组织优势、推进联建共建,切实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势能是关键,福建能源石化集团结合园区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特点给出了答案。
作为在古雷石化基地实施推进项目所涉及总投资占据“半壁江山”的主导地位和承载产业链“油头化尾”的功能,福建能源石化集团构建“链长+链主”工作机制,由集团党委挂帅“总链长”,福化古雷党委担任“链长”牵头组织,龙头企业福海创公司作为“链主”带动实施,推动园区链上企业产业链优势互补、技术合作、利益共赢。
“我们是链上的受益者!‘红链满园’行动的开展,让我们‘链’到了‘上家’。”民营企业福建春达化工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人力行政部主任黄汉川说,之前生产所需的PTA、苯酐、丁辛醇、蒸汽等固体和液体原料,要以槽罐车运输的方式到省外山东、辽宁、广东等地区采购。现在所需的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园区福海创、古蕾化学、福化鲁华,以随行就市定价测算,原材料打包、物流、投料、加温等流程,每吨成本减少400-600元,节约了大量成本。
春达化工的受益是“红链满园”行动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古雷石化公司与福海创、奇美化工、福化鲁华、海泉化学等企业建立了物料互供关系;福化古雷、福建中沙石化、中信银行漳州分行、漳浦法院等相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园区链上企业及相关单位踊跃参与“红链满园”行动各项工作,创出了可喜的期望。
“链”创机制,共赢未来
行于艰途,志在远方。在市场整体竞争中取得优势,要如何保障链紧融合?赋能“链”上党建提档升级?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先行、服务跟进的长效机制,才能将链上企业可持续、紧紧地串联在一起。”福化古雷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大立一语中的。
作为“链长”单位,福化古雷党委牵头建立了“每两周一次的政企会商机制、每月一次的企业间生产经营建设协调机制、每季度一次的‘一季度一主题’协同联动机制”的3个维度协调联动机制。通过该机制向链上企业问需、问难、问计,聚力攻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和“绊脚踝”困难,推动“链有所需、企有所应”落到实处。截至11月,“周月季”协调联动机制解决企业间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事项等33项。
打造链上党建的每一小步,都是创造产业链循环互补的一大步。下一步,福建能源石化集团将更大力度推进“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拧成一股绳,围绕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发挥“链”上党建枢纽功能,力促产业链上下游向“新”发力,朝“质”攀峰。
(福能新能源公司 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