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编者按:7月25日,笔者接受福建煤电公司的邀请,与公司通讯员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交流,笔者一是简单点评最近煤电公司通讯员发表在《福建能源报》上的文章,讲一讲怎样唱好“四季歌”。二是最近笔者给晋江气电开展的“气电之星”写作竞赛评奖,举几篇文章点评一下,好的文章好在哪里。三是说一下福能集团有6位写作高手在一次集团通讯员会议上谈了新闻写作的十点体会,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写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四是举例说一说消息、通讯等写作要点。五是介绍一下自己多年来下基层采访的感悟。本文摘要发表如何做好采访的一些体会。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新闻写作的关键
笔者从事报纸编辑和新闻采写工作多年,采访经验告诉我,采访前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整个采访的成功与否和新闻写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东在战争年代也有一句名言: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新闻采访虽说不能和打仗相比,但同样需要做好准备。一些中外记者的采访经验也证明,采访之前有无准备,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通讯员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采访前准备得充分,就等于完成采访任务工作的一半。那么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什么是新闻采访准备。
新闻采访准备,从广义上讲,其含义可以包括通讯员平时经常性的政治理论,时事方针政策的学习,文字写作修养的提高,各种专业常识的了解,以及一切社会生活、知识的积累。从狭义上讲,则是指发现新闻线索或接到采访任务后,到进入采访前所作的具体准备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一、必须准备相关的资料。
笔者刚刚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对采访前资料的准备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有采访任务就直奔现场,采访时没有条理性,常常弄得自己很被动。我学习新闻采访知识后,了解到许多中外著名记者在采访前都是很重视资料的准备。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有一个习惯,当年他每到一地采访,总是先搜集、查阅当地的地方志和史书。总是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阅读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还要做笔记,写研究心得。他说,每一次采访之前都要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准备几个星期甚至一两年。从这些著名记者的经验来看,采访成功与否和资料准备是否翔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006年4月,领导派我去采访朱邦月,说是邵武煤业公司原先写他的报道不够全面,让我重新写。我翻阅了邵武煤业公司所写的稿件和朱邦月小儿子朱子写的《我的父亲不是亲生父亲》等文章,还查阅了《福建日报》记者和海峡都市报记者那一时期发表的有关朱邦月的报道。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我感觉到媒体重点报道了朱邦月的“自我奋斗”:面对三个生活不能自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朱邦月为了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艰难困苦中忙碌着,挣扎着……这样自然博得了许多读者的同情和赞扬,但人们同时会产生疑问,他的家庭那么困难,周围的人没有帮助他吗?企业领导为什么没有及时伸出援手?也许正因为如此,集团领导看到社会上报道朱邦月时,感觉到我们企业要有声音:朱邦月是用爱心照顾着三个身体残疾人,事迹令人感动,但多年来,企业也帮助他不少:让朱邦月和他的妻子提前退休,有了退休工资,他们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为他的大儿子转大集体工,让其能自食其力;安排安居楼的底层、空间大的房子给他,让他住得更方便……许多邻居更是关心这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有事没事都到他家嘘寒问暖,帮助他做些杂事……
在笔者去邵武采访之前,福煤集团党工部和《福建煤炭报》领导一再交代,既要写出朱邦月对一家人献出的爱心,又要写出在社会和企业这个大家庭里得到的关心和帮助,体现企业所给予的温暖。
有了领导定调,又有网络和报纸上有关报道,手上的材料多了,笔者心里就有数了。所以,在对朱邦月一家人进行深入采访后,与朱子交流了他写的《我的父亲不是亲生父亲》感受,采访了邵武煤业公司徐闽菊等基层领导和谢朝兰等邻居朋友,笔者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一气呵成这篇《他用爱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的长篇通讯。交稿后,党工部领导要求《福建煤炭报》当周发稿。
这篇文章获得广泛好评,集团有一位中层领导对笔者说,这篇文章写出了朱邦月对家人不离不弃的关爱之情,许多细节生动感人,他看一次流泪一次。这篇文章让朱邦月的事迹得到广泛传播,对他后来评上感动中国人物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当年被中国煤炭新闻评为通讯一等奖。回顾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应该说是笔者准备了被采访人物的大量直接的资料和间接的资料。
所谓直接的资料。是由被采访者自己所能提供的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现成文字资料,如被采访者写的回忆、文章等。如果我们采访的是一个单位或某个部门,就应搜集与报道内容有关系的资料,如该单位的档案记录、会议记录、工作总结等。
间接的资料,一般是指与采访对象有关的一切文字的东西。如果我们进行体育比赛项目的报道,那么我们就要翻阅该项目的有关资料,如它的发展史、历史纪录的创造者,以及各参赛队的风格、特点等;如果我们采访一个地方,除了要报道的内容外,翻看一下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民风民俗等资料,对写作也会有所裨益。如果我们采访的是某一个工程项目或生产企业,那么我们就要翻阅一下与此有关的专业书籍。这样可以避免说外行话,也容易与被采访者找到共同的语言。对此,笔者深有体会。有一次,笔者去采访一家企业,负责接待的一位部门经理见我是煤矿井下工人出身,一开始并不十分热情。当我跟他聊起企业运转,产品性能等比较专业的话题时,与部门经理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在随后的采访中,他对笔者表示了极大热情和支持,采访十分顺利。笔者知道,在采访之前,如果不是翻阅了该企业的有关资料,那么我的采访可能就不会那么顺利。
二、新闻采访准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围绕报道内容准备有关情况。
从宏观上讲,就是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掌握上级精神和全局范围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等等,这样有助于我们在采访时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问题。比如,2010年6月19日,福建能源集团邵武煤业公司发生特大洪灾,矿井受淹,许多居民房屋进了洪水,桥梁受损……林海萍总编与笔者深入到邵武煤业公司采访。在写《冲不垮的脊梁》时,我们了解了集团领导对邵武煤业公司遭遇洪灾后做出的灾后重建工作部署,结合当时煤业公司的实际,我们既写出了当时他们正一手抓抗灾,一手抓重建工作的行动,又讲述了抗灾中涌现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表现了在灾害面前,许多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奋力组织抗灾救灾;企业员工不顾小家顾大家,积极投身抢救企业财产,保护矿井设施的感人事迹。由于这篇文章在采访前做足了功课,采访中又了解到许多生动的细节,不仅写起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而且十分流畅,许多细节生动感人,因此文章先后获得中国煤炭新闻通讯一等奖、福建新闻通讯类三等奖。
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企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第一项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如果对宏观情况不甚了解,胸无全局,视野短浅,那么采访时自然无法站在全局的角度观察问题和分析事物,写出的报道就容易就事论事,缺乏深度,起不到指导性的作用。
从微观上来说,就是我们要了解被采访者的历史和现状。比如我们去采访某一个人,就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事先了解他的经历、性格习惯、特长等等。2011年5月,笔者接受报社领导的委派,去龙岩坑口电厂采访一位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之前,我手上已经有了他现成的文字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像是人物鉴定,干巴巴的,一点也不生动。而领导的要求是将他的先进事迹写成演讲稿,在集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上演讲。所以,我只能通过向厂领导了解、与其同事闲聊、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多方面地了解这位优秀党员是如何带领大家冒着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冲进炉膛检修,如何为降低厂内用电和发电单位煤耗费尽心血以及他本人的成长历程、家庭现状、为人处世等情况。
通过深入采访,我捕捉到了这位主人公的思想闪光点,这是我手头文字资料未曾发掘的。随后,我将他的事迹重新改写,不仅增加了许多细节,而且在总编林海萍的指导下,我将写成的文章改成适合演讲的形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必要的知识准备是做好采访工作的又一重要环节。
当今世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因此,要求通讯员做到“百事通”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等到掌握了各种知识以后再去从事采访和交流活动。所以,记者采访前的知识准备,大多采取“临阵磨枪”的办法。一旦确定采访目标,立即突击进行知识准备。
当然,一个通讯员的文化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靠平时持之以恒的长期积累。多读书,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注意收集和追踪新知识、新信息,还要时时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突发性采访任务都能应付自如了。
此外,在新闻采访中,向被采访者问什么,怎么问,也是需要我们事先准备的。这种准备,就是要提前拟定采访提纲。这是在前几项准备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采访方案,选择突破的重要环节。采访提纲总的要求是,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实在、简明扼要。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实和细节,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提问、考证、挖掘。
在采访提纲的准备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和过程“浓缩”成一个或数个简单的问题。这样,既便于对方回答,也可以节省采访时间,缩短采访过程。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在这点上曾有过成功的尝试。为了采访到我国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经过,他事先花了四个小时,认真研究了运动员突击顶峰的计划,拟定一个详尽的采访提纲,把报道所必需的材料和细节一共列成20多个小问题。抓住运动员在医务室进行了简单包扎和治疗的间隙,他见缝插针采访,前后仅用了两个多小时,便获得了写作通讯《英雄登上地球之颠》所需要的材料。可见,从效果上看,只要问题准备得充分,采访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决定因素。
2015年,在我第二次采访全国五好家庭、邵武煤矿退休职工陈国禄杜梅英夫妇时,我翻阅了自己曾经写过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文章曾荣获中国煤炭通讯二等奖)和当时采访的笔记。想想如何才能另辟蹊径、在不长的时间里重新写出有深度的报道。我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拟定了采访提纲,提出了十多个采访提问话题。事实证明,由于采访之前深思熟虑,准备充分,这次采访后写出了长篇通讯《守候你一生一世》,表现了陈国禄杜梅英夫妇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具有独特的视角,文章荣获福能集团企业文化征文一等奖。
在我们的采访提纲拟定后,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知会被采访对象,我们要设法让被采访对象与自己一起进行准备,让对方知道你要采访的中心大意,这对一个成功的采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采访前的准备有时由于某些特殊需要,还要做其它的准备。但总的来说,我们进行采访前的准备就是为了增强对所报道对象的认识和了解,在采访时尽可能缩短主观认识和存在之间的差距,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丰富、翔实、有价值的材料,使我们的采访获得成功,写出时代性强又具有可读性的好文章。(福建能源报业 林清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