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二维码
了解更多信息

技术创新带来蝴蝶效应 永安煤业公司以创新引擎驱动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1-02-02  

128日下午,在永安煤业公司召开的七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苏桥煤矿以“±0m水平以上空白带与构造带综合找煤”项目摘得该公司2020年度特殊贡献三等奖,将五万元奖励金收入囊中

“这个找煤项目能取得成功,离不开我们的坑道钻找煤技术。”苏桥煤矿矿长许秋华说道。作为找煤项目的带头人,许秋华针对地质报告对苏桥井田次级构造的控制不准确,提交主采煤层的资源储量块段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矿井在找煤探巷的布置中经常出现无效进尺的问题,从2016年起带领技术人员引进坑道钻对采区空白带和地质构造带进行超前钻探找煤,成功揭露地质报告中未提到的F8逆断层,并逐步证实了该断层上盘的煤层赋存,为203采区、202采区新增可采价值高的储量60.7万吨,有效降低矿井的生产成本。

许秋华告诉笔者,坑道钻目前已广泛运用于苏桥煤矿的地质找煤和探放水工作中,成效特别好。而且,苏桥煤矿的技术员们还根据勘探过程中出现卡钻和断钎现象的问题,自主研究设计配套生产钻杆的打捞套杆,使钻杆在扭断后能通过反向拧紧的原理将钻杆打捞回来,这项“衍生”的钻杆打捞技术既大大提高了钻探施工效率,每年还能节省十余万元的钻探成本。

“创新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永安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荣万一语中的。该公司一方面依托集团高端人才、高级人才及业务技术骨干评选活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专门设立特殊贡献奖,对取得实效的创新项目进行重奖,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让创新创效的源泉充分涌动起来。另一方面按照“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的原则,对基层单位的创新成果大力推广复制,形成技术创新的“蝴蝶效应”,把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

提起创新成果的推广复制,便不得不提苏桥煤矿的“高压微雾喷雾”创新项目了。2019年,苏桥煤矿围绕井下呼吸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矿井地热等有害物给从业人员造成危害的难题,根据高压微雾技术原理,利用矿井闲置的单体柱乳化液泵站进行技术改造,对过滤后的矿井水进行加压,然后通过高压风管道输送至各采掘工作面及沿途巷道,最终经雾化后以115um的微雾射到整个空间,实现主要进风巷道的温度降低2--5℃,显著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与有害气体,大大改善作业环境。这一创新项目获评永安煤业公司当年的“特殊贡献二等奖”,并在该公司所有生产矿井中推广应用。

“我们原来使用的防尘喷雾设施,不但喷头容易出现堵塞,而且由于雾化效果差,作业人员容易被水淋湿,因此在作业现场并不受欢迎。自从引进高压微雾喷雾设施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池坪芦坑煤矿生产办主任郭丽强向笔者介绍。郭丽强说高压微雾喷雾装置安装简单,利用井下压风管道的风做动力,能广泛适用于井下和地面煤炭生产、运输系统,有显著的防尘效果,潜在的经济效益无法估量。

2020730日,在福能集团“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现场座谈会上,集团副总经理吴维加强调:“苏桥煤矿的高压微雾技术、坑道钻探放水及地质找煤应用为煤矿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了典型,集团各权属煤炭企业要充分学习借鉴经验成果。”自此,永安煤业公司创新成果的“蝴蝶效应”全面辐射到集团权属各煤炭企业,为更多的煤矿造福。(永安煤业公司 林芸)

上一篇:在他乡过个温馨年 在家乡过个健康年 永安煤业公司池坪芦坑煤矿让外省籍职工过个好年
下一篇:肖厝港物流公司加强设备巡检 确保装卸效率

Copyright © 2017-2025 煤炭协会(www.fjmtxh.com) 福建省煤炭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168号宏利大厦写字楼14D3   电话:0591-87873392 传真:0591-87806470  闽ICP备17019884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16号

技术支持:海峡四度